韩玉兰随手捡了几个,挺大的,如果泡泡水是不是还大?她用自己的破帕子盖在头上挡阳光,纂劲儿拿着自己的篮子捡起来。
待张锋过来,她已经捡了多半篮子。
“娘,你捡这些干什么?不好吃,太难洗,你以前给我们做过,象猪屎似的,扔了吧。”
他恶心地说。
“而且,它特不好洗,又是沙子又是草木屑的,村里很少有人去捡来当菜吃。”
他又强调了一遍。
“这可是好东西,回去我再给你们做做,总比整天吃野菜饼强。
绑好兔子了?兔子有劲儿,可要绑紧了。”
“嗯,放在背篓里了。”
“只当歇里,你也捡吧。”
韩玉兰想起前世在农家乐都抢着吃,不免急切地催促着。
“好。”
张锋只得蹲下去捡拾。
捡了一会儿,篓子装满了,肚子也饿得咕咕叫,该回去了。
路上,村民见了,都相互问候一声“上山了?”
当看到他们一篓子野菜,一篮子“地曲卷儿”
时,都摇摇头。
觉得他们家这是真没粮食吃了。
到家,让老二把野鸡放进鸡窝里堵住。
让老大张铃宰杀兔子,中午全做,让大家都吃上肉。
孩子们看到奶奶拿回来的野鸡和兔子,都纷纷围过来看。
这有多长时间没吃上过肉了,肉的滋味都忘了,只知道香,香得流哈喇子。
母子俩到厨房吃了点给他们留的东西。
便喊上在院子中的子浩,子依,让他们拿着几个洗菜筐和木桶到小河边去。
“你们也洗……不,你们洗的是什么呀?”
在河边洗衣的几个妇女看到他们,奇怪地问。
,
“这不是‘地曲卷儿’吗?我娘家叫这是‘地软软’”
。
一个年轻媳妇说。
“‘地软软’不太好清洗,也不好吃。”
“一次家里实在没菜了,我就出去捡点,结果做好,没人吃,全倒掉了。”
洗衣的妇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
韩玉兰笑道:“你们没有做好,和鸡蛋炒,很好吃的。”
媳妇们都笑起来,其中一个还挤鼻子哈撒眼地说:“什么菜和鸡蛋炒都好吃,有鸡蛋,谁还吃那个‘地软软’呀?”
有个媳妇还鄙夷地小声说:“穷的吃不起饭也不吃这东西。”
韩玉兰离她们远远的,把篮子里的“地曲卷儿”
一捧一捧地捧到菜筐里。
然后把菜筐放在水里,用手在里面抓了抓,草屑和小木棍从上面飘到水里冲走,沙子从菜筐里漏出,又洗了几遍就放进桶里。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