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果五万两银子的修缮款,仍然让汝阴府发了水灾,导致朝廷要赈灾,又要拿出一大笔的银粮。
到最后连赈灾银子都不见了,户部当时就把这个过错按在工部的头上,如果不是堤坝缺口,就不会有水灾,没有水灾就不用赈灾,不用赈灾就不会丢失银子,户部就不用越来越穷。
有鉴于此,户部对工部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两部这几年,关系并不好。
户部的人看到工部的人,是鼻孔朝天,轻蔑不屑。
工部的人看到户部,是隐忍讨好,舔着脸笑。
“水灾过后,你没去看过堤坝?”
纪伏寿沉吟着问道。
楚灵均闭了闭眼,放在膝盖上的手猛地紧握,艰难的吐出一句话,“我不敢去。”
那时候正好是林知府等人被押解回京,汝阴府戒严,防止灾民暴动,他不敢去,他怕他去了,会让替他死的人,白丢了性命。
他还要为他们报仇雪恨,不敢以身犯险。
楚灵均很快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睁开眼看着纪伏寿,“之后我再去看,堤坝已被修缮完好,无法从堤坝上看出痕迹了。”
风声过后,他独自一人去看了堤坝,可惜什么都看不出来了。
纪伏寿瞥了他一眼,语气笃定,“就算你看不出堤坝的痕迹,但你其实已经有怀疑的人了,是吗?”
楚灵均吐出一口浊气,“没错,当时林知府公务繁忙,修缮堤坝一事,是陈正信主持。
我就是想从工部的卷宗里,查看一下当年陈正信设计的修缮章程到底如何。”
第186章阳谋,你走不走?
作为从汝阴府官场上唯一全身而退的人,楚灵均对陈正信有着深深的怀疑。
汝阴府所在的淮水河道堤坝,是陈正信主持修缮的,然后大河缺口了,汝阴府遭遇了洪灾。
赈灾银子下来,陈正信回家奔丧了,然后银子不见,林知府等人以贪墨私吞罪被全家问斩。
如今,陈正信守孝完了,重新起复,依然做他的大官,死去的灾民和林知府等人,难道就这样枉死了?
楚灵均一心要报仇雪恨,如果要他爬上高位才能报仇,他就不择手段的爬。
如果待在无人问津的工部能查明真相,他就毫无怨言的待着。
数百条人命背负着,他不敢有丝毫倦怠。
纪伏寿沉吟片刻,眸色深深,“你若是去拜见三皇子,除了跟他说庄平举荐你之事,还可以试探一下他的口风。
你向他多讲述一下永安府灾民对他、对朝廷的感激,让他知晓自己在民间的声望很好。
然后尝试提出,你因治水有感,想着是不是让工部派人去天下逐一检查河道堤坝,若是有损的,就修缮。
若是不合时宜的,就重新修筑。
若是天下的水利都安然,即便再下暴雨,也不会再次发生水灾。
你可以与他提,最近几年洪灾频频,多是堤坝损坏之故,与其等发生了洪灾再用多多的银子赈灾,不如现在就检验堤坝,此举一来可以保百姓之安危、良田之完好,二来也可以替朝廷节省更多的赈灾银子。
如果事情办成,就是大功一件,且你还能隐晦的提出,在修缮各地水利之时,要让百姓们知道,皆因三皇子爱民之心而起。”
听完这番话,楚灵均敛眉沉思,好一会儿之后,他蓦地抬头,震惊的看着纪伏寿,倒吸了一口凉气。
楚灵均心底满是震骇,眼前这个女子,着实是让人可怕,看着她云淡风轻般说出这个提议,唇角那抹浅笑就让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他深深的吐了一口浊气,稳了稳心神,才开口道:“如果我真的让三皇子应了这事,第一,工部上下必定对我另眼相看,甚至就连工部尚书也会器重我。
想想看,检查天下水利,这是件多大的差事?就算将工部所有人都派下去,一年也检查不完天下的水利。
工部如今如同废人一般,不受重视,也不受重用,我上次去找庄大人,还看到工部的官员闲得大白天就休憩。”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