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娘,你来了,我也是试试,这段时间我研究了你上回带回来的墨,咱们李家的四合墨,这里面博大精深哪,烟煤一斤,生漆三钱,熟漆二钱,再佐以配料投入胶中,这些都是不错的,可我试制了几次,可却离这四和墨的品质相差太远,我思来想去的找不到原因,但是你看看这墨的横切面……”
李老掌柜说着,把一个半块墨递给贞娘。
贞娘倒吸一口气啊,自家爷爷可真是舍得了,当初齐爷留给她研究的那块墨居然让自家爷爷弄断了。
“爷爷,你把它弄断了,我怎么跟齐爷爷交待,齐爷爷只说是给我们研究,可没说就送给我们了呀。”
贞娘讶然的道。
“那老小子,就这脾性,他那么说就不会再把墨要回去了,最多到时候,咱们研究出这四和墨的方法,到时把方子解说给他听听,这老小子从不做亏本买卖的。”
李老掌柜的吹胡子瞪眼的,虽说说的话是毫不客气的,但越是这样,倒是越表明了两人关系曾经相当不错。
而贞娘此时仔细的看着那横切面,古墨的断切面墨色黝墨,坚而有光,理细如犀,质温如玉,这可以说是顶级古墨的特点,只是再仔细的看着,却发现那细密的纹理有一种好似在流淌的感觉,这是怎么回去,整个墨的横切面居然有了一种流动的感觉?
“爷爷,这墨……难道是因为胶的原因?”
贞娘不由的问道。
“我还不敢肯定,我怀疑这种流动感正是因为不同的胶质掺和才成的,只是一时我还弄不透。”
李老爷子频有些感叹的道。
都说时代在进步,但技艺这种东西,一代代的失传下来,有时候反倒是今人不如古人啊。
☆、第一百四十九章田夫人之死和秦家
是夜,爷孙两个就一头扎进墨坊里,对于各种胶也试了各种搭配方式,最后发现,以鱼膘胶为主胶,再辅以其他小比例的胶应该是最能接近李守家的四合墨的。
当然也只是最接近,还远没有成功,一个配方,从试制到成功,必须要几百上千次的试验,有时还不一定能成功。
贞娘倒是真想留下来跟自家爷爷一起把这个李家的四合墨弄出来,只可惜,南京的事情更重要,于是天一亮,就不得不起启程了。
“去吧,路上小心点,这四合墨的事情就交给爷爷,相信你下一次回来,这墨必然能成了。”
李老掌柜的叮嘱着贞娘。
“嗯。
爷爷辛苦。”
贞娘自是点头。
随后便拿着包裹,又跟娘亲等人道别,然后同老爹一起,由大哥送去了墨坊,跟着墨坊的一行人一起出发。
这次跟贞娘一起去南京的除了孙家的孙文杰,黄家的两个雕工,还有李家的两个子侄。
孙大嫂有一句话说对了,徽州这边在外做生意的,但凡是发迹了的,总是要从家族子侄中再带人出去,一是为了子侄找出路,另外也是因为,在外面背景离乡的,难免要受人欺,家中拉一帮人出去,也算是扎堆,这人一多了,外人也就不敢随意的欺负了。
这也是一种生存法则。
只是马车刚进了四宝街,就被人阻了路。
贞娘坐在马车里,感到马车突然停了下来,便探头问:“怎么回事?”
“贞姑娘,前面遇上出殡的队伍了,要等一下。”
那马车夫道。
“好。”
出殡的队伍路过,也要不了多长的时间,耽误不了船程。
于是,贞娘就让车夫把马车赶到边上一点。
给出殡的让开路,这也是对死者的尊重。
此时,虽然已近辰时末刻,但因为是过年边,四宝街的许多店铺都没有开门,只有三三两两的几家开着门,几个伙计本来坐在店铺里闲的慌,这会儿便站在门口朝外张望着。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