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一起回家,李氏看着儿子带回来的东西,说不开心是假的,可是也心疼儿子,看着两个儿子脸都瘦了,李氏当晚就做了好吃的,给两个儿子补补。
李氏想问考得怎么样,又怕儿子们考得不好,让他们不开心,这是问也不是,不问也不是。
只能给两个儿子讲讲村里的趣事,什么隔壁黄家老太太看杜铁匠家卖菜赚了钱,想重新和她做生意被她拒绝了,什么虞老三在集上欠了钱,老宅的人还不知道,日后有的闹。
这时候,敲门声来了,李氏疑惑道:“谁这个时候来。”
“你怎么来了?这个时候”
李氏看手机里正媳妇。
“我有重要的是跟你说,这朝廷要征兵你知道不?”
“征兵?这和我家有啥关系啊,我家当家的去过了,这羽儿和贝儿又还小。”
里正媳妇一边进屋,一边说道:“我也是听当家的说的,你家这大儿子,当初上户的时候,大了两岁,按理说再过两天也是可以参军的年纪了,这一家出一个,我怕你们和老宅关系不好,他们舍不得儿子,要送你的儿子去顶缸。
虞羽年纪上大的事李氏都不知道,这老宅的人李氏就不敢确定了,李氏媳妇道:“我就是来给你提个醒,免得你到时候闹个措手不及的。”
李氏感激道:“多谢你了,这……孩子们从县府回来,给我带了些布料,我本来也是准备给几个在我手里学东西的姑娘送些,你既然来了,就先选吧。”
里正媳妇看李氏已经分出来了,知道这是真的要给,也没客气,选了两个适合三月的就走了。
送完里正媳妇,李氏看着两个儿子,问道:“该怎么办?”
“娘,你不用担心,说不定他们老宅的人也不记得这事呢!”
“这怎么能不急呢,老宅那些黑心的,肯定能想起这事,你还这样小,去战场不是送死吗?”
虞贝心里却有了另外的考量,这原著中哥哥可是大将军啊,若是去战场,应该也能如鱼得水的,但是现在确实年纪太小了,若是能再等两年就好了,原著中男主也是流浪了几年才去参军。
虞贝突然想到,这里的有一条法律,凡是身上有功名的,就不用去参军,哥哥这次和他说了说考试的时候是怎么答的,虽然不一定会中,但是因为我不一定不中,答得不是特别好,若是同期生一般的话,说不定也能中,若是中了其他的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这离考试结果出来还有几天呢,”
虞贝对李氏道:“娘,若是哥哥能中童生就不用去了,若是不能咱们退一万步说,就是花钱,免了咱们家虽然不是特别有钱,但这钱还是要花的。”
李氏点点头道:“也只能这样了,不过我咽不下这口气,老宅的几个老东西要是敢害我的羽儿,我和他们没完。”
“娘,咱们就你要打草惊蛇让他们想起这件事,就按照原来的日子过,改种地种地,该做生意做生意……”
“是,还是贝儿想得周到。”
虞羽看着娘为他操心,心里暖暖的,想到他买的珠花,不好意思的递给李氏道:“娘,这是我给你买的。”
李氏嗔怪道:“我都这把年纪了,要什么珠花啊,你们年轻孩子花钱的地方多。”
说着又仔细看着珠花,眼里的喜欢都要溢出来了,虞贝捂嘴笑道:“娘亲和哥哥都是口是心非的。”
哥哥说这珠花是买来玩的,娘亲自己年纪不小了,明明是个大美人,正是戴珠花的时候。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