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王烦躁的转过头,来回走了两趟,平了平气息,商道更重要,粮食更重要,陇平府更不能乱,长岭一带旱得几乎颗粒无收的几十万人等着粮食过冬,他要兴兵更需要粮食,平王停在三爷面前,沉声吩咐道:
“嗯,就照你说的先去准备着。
我让赵勇立刻出发去晋地,多带些金银财物,打点晋王府上下,商队的人,你要仔细挑选好,告诉杨元峰,让他在金川府那边也准备准备,今年冬天,只怕庆国也会禁运粮食,那里粮食也会缺,这些安排,万不可走漏了风声,坏了大事!
”
三爷忙站起来,恭敬的答应了,平王顿了顿,
“夫人身子弱,行程安排上要宽松些,我和夫人会尽早出发。
你先下去吧。
”
三爷暗暗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意来,躬身答应着退了出去。
平王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明艳的花架,站了良久,才回过身,吩咐丁三:
“你去庄子,跟夫人说,我病了,让她来诊脉。
”
丁三低头答应着,告退出来,要了马。
带着小厮往逸梅庄急奔而去。
逸梅庄桃花源正屋东厢,李青正和郑嬷嬷小声的说着话:
“嬷嬷,你看,秋月今年都十八岁了,琉璃今年也十七了,这一两年,我们总不安定,差点耽误了她们,嬷嬷,她们两个,说是婢女丫头,可我是当成自己姐姐一样看的,嫁人的事,千万不能委屈了她们,这人选,第一人品要好,要能担得起责任,撑得起家,第二要有才干,人要精明些,可又不能太精明了,第三人不能太丑,可也不用太好看。
第四脾气要好,要知道疼人,会疼人,第五家里不求富贵,清清白白就行,不过也不能太穷了,贫贱夫妻百事哀,公婆不能太苛刻了,家里人口不能太复杂……”
郑嬷嬷瞪大眼睛看着李青,
“夫人,就是公主出嫁。
也没您这个挑法!
”
“还有,不能纳妾,就算没生儿子也不能纳!
”
郑嬷嬷目瞪口呆的看着李青,半晌才说道:
“夫人,照您这个选法,只怕秋月和琉璃得侍候您一辈子了。
”
李青有些泄气的看着郑嬷嬷,她这要求并不算高,本来嫁人不就是要这样仔仔细细的挑来选去的找人家嘛,郑嬷嬷看着嘟着嘴,表达着不快的李青,笑着说道:
“夫人,这事,您还是放开心,放开手,我呢,多找些人选出来给两个丫头自己挑,秋月和琉璃侍候夫人这些年,早跟着夫人学得主意大着呢,只要她们自己愿意,夫人再把把关,就是良缘!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