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然完毕,却见太子气定神闲的继续看折本。
王缰没有再问什么,只是回去后和左筝说了,派家人多长些耳朵。
结果……风向一点点的开始变了!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谁都没在意,制新鲜吃食也好,华服首饰也罢,就算是那个暖墙………比起大炮手雷和给西凉炸山开河来说,都是是小玩艺儿了。
太子妃自打回了盛华后,就没正经用过‘大心思’,全在这些‘奇淫技巧’‘贪图享乐’的事上做工夫。
世人很‘不屑’,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享受这些新鲜东西带来的利便。
然后……吃人家的,嘴不知不觉间就软了?
其实不是自己主动软的,而是悄无声息的各种传言慢慢流出。
太子妃做冷饮……青鸾殿有,栖梧殿也有,东极宫里大夏天陪太子加班的也都有。
衍生词就变成了——体贴君臣。
太子妃做各色美食……听说太子因为朝务辛劳。
胃口总是不太好,可是吃了太子妃弄的新东西,饭量却是渐增。
衍生词就变成了——虽然太子妃脸上对太子冷了些,可是心里还是惦记的。
太子妃才在还巢殿里弄好了暖墙……东极宫和东宫回事处、各令置房就都依模样改了。
天热的时候把板子插上,照样凉快。
天冷的时候一抽出来,不一会儿屋子里就暖和多了。
尤其是那些手书不断的,再不用因为手冷把炭盘搬得很近,然后不是让熏死就是让呛死,不然就是不小心燎了衣袍,手指一直暖暖的,脚下都是热的。
衍生词这就变得最强烈——心细如发、奇思妙想,而且还利国利国!
这么大帽子是为什么?因为省钱啊!
膳房的烟道不用白不用,可屋子里的炭一年能省多少?更兼之后来听说,东宫冬里省下的炭足有往年的一半,那可是笔不小的数字。
要是皇宫明年也跟着用,各衙门也跟着用……那得省多少钱?当然,至于省下的钱最后去了哪里,目前还没有章程出来。
至于太子妃给两个宫女家里的体面,那就更是天人馋万人馋的好差事了。
太子妃如今的脾气不太象以前在东京时那般张扬了,寂冷的很,平常不见人,能搭上话的自然只有身边这些服侍的。
陆家布家从原来的贫户摇身一变成了一方大富,甚至看这来头极有可能变成江南巨贾。
在东宫当油水的差使太肥了!
然后听说不只是近身服侍的能沾上福色,连厨子家里都能沾光赚大钱。
于是每年征选宫女杂役的这等苦活计,一下子变成了香饽饽。
多少人削尖了脑袋要往里面挤。
至于能不能到东宫,进去以后再说。
为此肥了多少经手人的荷包?这下子想不给太子妃歌功颂德,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荷包了。
再然后,今天酒楼里,居然有‘知情人’把锦红和纱青的身世都搬出来做话题了吗?
太子妃一直不太得人心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太过重嫡轻庶,或者说不是轻庶,是灭庶。
朝中起码有一半的大臣是庶出的,本就心里有结,耳边如果再吹上些枕头风的话……
这下子倒好,纱青是庶出的,锦红居然是个外室女,母亲听说是戏子!
那可是下三籍。
韩夫人闭目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世雅,到底是个有福气的。”
王缰闻言,立刻一阵不自在。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