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一个孙子两个孙女儿。
三个孩子之中最大的已经十七岁了,最小的也不过十四岁。
就是那个最小的,从小最挑嘴。
可再挑嘴又怎么样?吃年夜饭的时候还不是吃撑了?
就是两个儿子和儿媳都问她,那么好吃的卤煮究竟是哪里买来的。
谢老太太的手艺虽然不错,但是吃她做的东西那么多年,家里人对她的手艺都心知肚明。
这么好吃的卤味自然不是谢老太太的手笔。
谢老太太就乐呵呵的说了,是楼上租他们房子的小纪做的。
小纪的手艺好,东西也都卫生,不会添加什么不好的添加剂,孩子们都可以放心的吃。
谢老太太的两个儿子盛志明和盛志鹏都知道妈妈在这里住惯了,不习惯跟他们住在一起,而他们父亲留下来的这栋房子不仅位置好,房间还很多。
早些年就被他们妈妈重新装修了一遍专门租给附近给孩子陪读的学生家长。
所以听是租客送的,他们就更放心了。
毕竟还要租他们家的房子,怎么也不能拿不好的东西糊弄老太太。
再者,他们活了那么多年,是不是好东西当然也十分清楚。
“您跟孩子们喜欢就好。”
纪舒云笑着道。
“哟,你这手究竟是咋长的呀,这饺子捏的可真是好看,就跟一个一个小元宝似的,吃了这样的小元宝,希望咱们两家来年都平安顺遂发大财。”
谢老太太讨喜的说道。
饺子的形状跟元宝似的,因此南方大年初一的时候吃饺子也寓意美好的未来,寓意着来年发大财。
谢老太太这个年纪的更是格外讲究。
你看看人小纪,把这饺子捏的真就跟金元宝似的,来年一定能发大财。
再次谢过纪舒云之后,谢老太太就一脸虔诚的捧着这一叠的“大元宝”
进了屋。
谢老太太的小孙女儿从楼上下来。
“奶,今天吃什么呀?”
谢老太太头都没回一下。
“大年初一还能吃什么?吃饺子呗。”
按照当地的习俗,大年初一是要吃饺子的,谢老太太当然也准备了。
也是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准备了。
谢老太太跟两个儿媳妇儿包了好久整整包了两百个饺子。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