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遥顿了顿说道:“原地踏步也总好过行差踏错变成怪物。”
......
周易道最终还是没有解释体五境与体四境的区别。
如果让愚蠢的人获得了过于强大的力量,那就算那个强大的愚者没有坏心,最终也一定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无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在一个人权平等的集体之中,如果存在相对大多数人而言无知的愚者,那愚者的存在本身就是集体的错。
是集体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不是愚者自己(一个人)的错。
如果存在只由愚者构成的人权平等的集体,集体内没有人相对无知或者相对聪明。
其结果就是人权逐渐不平等,权力的天枰会逐渐向着实力强的那个愚者倾斜。
这就是无知之恶。
但无知本身并不是恶。
在聪明人之中的相对无知,是聪明人的恶。
在无知者之间的相对强大,是无知者的恶。
所以依靠无知为恶之人通常信奉两点:
别人的苦难与我无关。
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就算圣人每天都在说【人生来平等】又有什么用呢?
当人人都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这是没有意义的,这个文明也就离崩溃不远了。
有些人不是瞎子,不是哑巴,脑子也没有疾病,却永远无法理解一句非常简单的话。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这只是一个简单到毫无意义句子吗?
这只是在讲圣人的发迹起源之地吗?
有多少人在面对比自己身份低微的人的苦难时,将自己代入其中思考破局的方式?
很多人都自信,如果自己成为某个富豪、官员、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的“更好的身份”
时,自己能做得比对方更好。
但又有多少人相信,自己在成为某个与世隔绝的山沟里的留守儿童后,在连基础教育都无法顺利完成的情况下,自信能比对方做得更好。
无知让愚者面对那些相对他们更无知的人时,失去了敬畏。
敬畏是一切的开始,它陪伴着所有生命,直到文明的终结。
是故,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这些实力强大的愚者因圣人的存在,而失去了对未知的敬畏。
最可悲的是说教无用,只要圣人依旧存在,这些人就永远不会对未知与混乱产生敬畏。
秩序是保护弱者的工具,更是保护强者的工具。
那些强大的愚者认识不到这一点,只知道通过自己财富、权力、武力、势力上的力量去掠夺、奴役他人,并认为这是合理的。
因此,秩序在哲学落后、科技武力发达的世界中,反而是压迫弱者的工具,引诱强者堕落的工具。
王遥现在终于明白,对逍遥侯他们而言这场游戏的意义是什么了。
他们的文明需要打破秩序,在混乱中让强者的心境得到淬炼,懂得何为敬畏;在弱者的愤怒中让强者对聚集起来成为更强者的弱者们妥协,创造双方能够接受的“公平”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