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诗经之七五
细品《缁衣》:解锁藏于生活烟火中的夫妻挚爱
在《诗经》这部记录着先民生活百态的经典着作中,《郑风·缁衣》宛如一幅细腻的生活画卷,以质朴的文字,勾勒出妻子对丈夫深沉而炽热的爱。
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围绕妻子为丈夫所做的一件件日常琐事展开,于平淡之中见深情,于质朴之间显醇厚。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探寻其中的情感密码。
《郑风·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蓆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
首章:裁衣送食间,尽显体贴情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诗歌开篇“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为我们呈现出这样一幅场景:妻子手持针线,专注地为丈夫缝制黑色的礼服。
“缁衣”
在当时可能是丈夫在正式场合穿着的衣物,妻子深知其重要性,故而精心制作,确保衣服合身得体。
“宜”
字简洁地表达出妻子对丈夫着装细节的关注,尽显其用心。
当衣服破旧后,妻子毫不犹豫地决定为丈夫重新制作,这一行为看似平常,却饱含着妻子对丈夫细致入微的关怀,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她都会为丈夫的体面着想。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妻子做好衣服后,亲自前往丈夫的官署送衣。
“适”
意为到,“馆”
指代丈夫办公的地方,这一行动体现出妻子对丈夫工作的尊重与支持。
不仅如此,妻子还为丈夫准备了美味的饭菜。
“粲”
本义指上等白米,这里代指精美的食物。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