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墨生与齐槐并肩而行,其后是南宫术和时节雨。
那位稷上峰老生则像是刻意吊车尾,不声不响默默跟随,也忘记了上官剑秋的嘱托,只恨不得当个隐形人,从旁边岔路悄然溜走。
对齐槐的敬畏可见一斑。
齐槐早习以为常。
考虑到三位新人初登稷上峰,其实也是初入学宫,难免对周遭事物有些陌生。
故而也是像先前回答付墨生的疑问那样,颇具耐心为三人介绍起来。
“稷上峰内院弟子不多,大约三四百人。
这其中多数修为都在灵台境,龙门境的勉强超过半百之数。
而在这数十人里,除了那寥寥几位已荣登惊龙榜且并尚未离开学宫的家伙,其余都是下届惊龙换榜的强有力人选。”
“换句话说,鸿都学宫稷上峰,但凡修为达到龙门境的弟子,在西千重洲,已配得上天骄二字的称谓了。
当然若放眼天下五洲,尤其与各大教统祖庭倾力培养的传人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这一点,南宫师弟应该颇为了解。”
齐槐提到南宫术时,后者明显微怔,有些意外。
继而付墨生投来诧异问询的目光,他才微微一笑,没有否定。
当初离家,他是负气出走。
没有刻意隐瞒出身来历,也没有特别对谁提起。
当然若有人问及,例如诸葛离,他会毫不犹豫坦诚相告。
只不过小离从没问过罢了。
他们相识于微末。
而他总说,同是天涯沦落人,英雄不问出处。
“学宫修行,外院弟子依靠鬼神画壁,万卷书台,和十四座道观堂。
内院稷上峰大抵也如此。
只不过内院弟子修为略高,鬼神画壁已对修行无太多裨益,故而在万卷书台和十四座道观堂之外,学宫特地为内院弟子开启了去天书陵观碑的权限。
每月一次机会,而且通常都是每月的最后一日,卯时开陵,戌时闭陵。
切记勿要错过。”
付墨生默默记在心里。
一直听闻天书陵之名,却不知其对修行究竟有何帮助。
如今名正言顺成为内院弟子,倒是可以近水楼台了。
“稷上峰弟子居住的地方,叫陈玄碑林。
是一片竹林,林中有诸多竹海云屋,自带院落,僻静优雅。
独居或合住,与外院一样全凭弟子自愿。
只需向镇山奉报备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陈玄碑林建有演道台,通常作为内院弟子比试所用,相应的内院排名也刻录在演道台竖立的那座陈玄碑上。
学宫规定,稷上峰弟子之间的比试较量,境界上以弱对强,或者同境之间的挑战,被挑战之人有权挑选日期,但不可拒绝。”
“比试点到即止,禁止同门相残!”
齐槐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明显加重。
倒不是要责备谁的意思。
他将学宫视为自己的家,最不愿见同室操戈。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