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十分心动,“大郎,你们真的收豆子?还三文钱一斤?”
“是,收的,三文钱一斤,但只要好的,那些孬的就别送了。”
众人听了十分欢喜,如果他们真收那就太好了,种豆子本来就是为了卖掉换取柴米油盐,卖给谁不是卖呢?卖去镇上县上还得自己借车运过去,价格还没顾家给的高,所以又何必折腾呢?
还有人好奇,“大郎,你家那豆腐真那么好吃?京里人都喜欢吃?”
村里人好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顾家天天煮那个什么豆腐,那味能飘老远。
顾家三兄弟还每隔一天就挑一担出去卖,大家都看在眼里,已经议论很久,却不好意思去问,不然让人误会是在打探人家的生意就不好了。
顾大郎笑了笑,“人人口味不一样,有的人很喜欢,也有的人受不了那个豆腥味,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挺喜欢的。”
等回去,顾大郎把这事跟林苏说了,林苏一拍脑袋,“差点忘了,应该给村里人都送上一些点尝尝鲜的。”
实在是老太太的人生中没有白送这个概念,她沉浸角色,努力维持人设,倒是忘了这茬。
“今天的豆子多泡一些,明天出了豆腐挨家挨户的去送一点,给大家尝尝鲜。”
众人稀奇,斤斤计较、把东西看的比命还精贵的老太太,这是转性了?
对上他们惊奇的目光,林苏拉长了脸,“怎么?老婆子在你们眼里就这么抠?以前是没有,不抠一点你们能吃的上饭?现在是有了,给邻居们送些尝尝鲜,这是人情往来。
穷的自己都吃不上饭的时候还讲什么人情往来?面子能当饭吃?”
众人被她说的羞愧的低下头,三兄弟想起来,小时候有一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林老爷在镇上布施,他们娘为了跟人争一块馒头跟泼妇似的在街上哭嚎半天,又抓又打,后来满胳膊血痕的抢回馒头,掰成五份给了他们兄妹五人,自己一口没吃。
可以说,他们能平安长大,全靠他们娘一个人支撑,也因此在外头也留下了泼辣、悍妇、恶妇……的凶名。
这也是他们一直敬重老太太的原因。
顾家收豆子的消息放出去,果然有人来卖豆子。
林苏派了最细心的老大媳妇王氏来检查豆子的品质。
她又是个爽利的性子,豆子不合格能当场给人退回去。
换了老二媳妇,估计连个不字都不敢说,唯唯诺诺的就被人糊弄过去了。
至于老三家的?呵呵,收豆子是要经手钱财的,能让她沾手?
这个心眼多的跟筛子似的小儿媳妇,林苏能不让她沾钱就不让她沾钱,还是别拿这么有诱惑力的东西去考验她的人品了。
“大郎,晚上回来的时候买二斤肉,一条鱼,再买一只鸡。”
林苏对顾大郎说道。
众人惊奇,“娘,明天是什么大日子?”
忽然如此丰盛,难道还是什么大日子不成?
“老三家的小宝明天满月,她是头一胎,娘家肯定会来人。
而且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也吃点好的给你们补一补。”
这话一出,孙氏高兴了,没想到娘还记着他家小宝的满月,还准备好好招待娘家人,这是给她长脸呢。
她高兴了,另外两个儿媳妇就不太高兴了,她们都生过四个孩子了,也没见老太太这么大办啊?又是鸡又是鱼的,还有坐月子的时候,她们能吃顿饱饭就不错了,鸡蛋也只有刚生产前几天能吃上,可是老三呢?她几乎天天有鸡蛋吃,老太太还给她寻了点红枣来,好家伙,这一个月下来老三家的眼见着圆润了不少。
这让两人有些不是滋味,都是儿媳妇,咋就偏心老三家的呢?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