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声音里还带着颤抖的哭腔,看着她,一双眼睛里居然含着眼泪。
在场的人一听,越发觉得这小孩跟她就是亲生母子。
大人会装,可是小孩不会啊。
一旁买包子的也这样认为的,上前道:
“姑娘,你儿子拿了我一个肉包子,两文钱。”
说罢伸出手,向若华要钱。
虽然只有两文钱,可是他也要追究到底。
看着眼前手臂和自己大腿差不多粗的大汉,若华和岸沚都不敢轻举妄动,生怕一句不如他心意的话,就要吃他的拳头。
若华撇了一眼抱着自己大腿的小孩,撇撇嘴,道:
“小屁孩,遇到你算我倒霉。”
说罢,拿出荷包,掏出两文钱,那小孩看到自己的计谋得逞了,眼里露出狡猾的笑容。
那大汉接过前,拿在手里颠了颠,才慢慢走开,继续卖自己的肉包子去了。
那小孩见那大汉走远了,知道危机解除,才喘了一口气,道:
“阿姨,我……我跟我父汗走散了,才想到这个办法,你能带我去找我父汗吗?”
岸沚在一旁听不下去了,非常恼怒,完全忽略了这小孩说话的重点:
“你这个小孩,叫谁阿姨呢?”
她们两个怎么说也是如花一般的年纪,叫姐姐还差不多。
再过半个月便是顺治的万寿节了,为了给顺治贺寿,所以京中最近多出许多外国人,刚才她们在布庄,还看见汤若望带着他那几个金发碧眼的老乡去买东西呢。
若华一听父汗这两个字,便觉得这小孩恐怕不是一般京中富贵子弟。
第42章额吉
若华想着既然是盟国的人过来祝寿,她身为王爷的女儿,怎么着也要给大清做做门面,热情好客,乐于助人,这样能让人对大清的印象好些。
若华瞧着那可怜巴巴的小孩,确实挺想帮助他,可是想起他叫自己阿姨,便道:
“带你去找可以,不过要叫姐姐。”
若华是服了那帮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她现在这身体才十六岁,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八岁大的儿子。
这也能看错,难不成她长得太着急了?
小孩黑黑的眼睛转了转,眉头皱了起来,不依不挠地说:
“不,你就是阿姨。”
他父汗明明教过他,跟额吉年纪一般大的女子,汉语都叫阿姨,他记住了。
可是他忘记了一件事,他的额吉,永远停留在了十七岁。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