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没人敢欣赏,不好看也没人敢批评,索性就怎么舒服怎么来吧!
他最近总是很想念林风眠,也很想念沙坡头,思乡这种情节,人人都有,虽说他一个大老爷们,不至于哭天抹泪,但在黄昏时刻思起乡来还是够他受的。
网络上有句俗话怎么说来着:无人问你粥可温,无人与你立黄昏。
关沙在决定跟随沙雪的时候,就断了自己的退路。
不过他认为人生本来就是一条没有回圜的路,从来都是退无可退。
第1章越挫越勇
这世界只被两类人瓜分,心智坚强和行动力强的。
不出三日,丹拓就被派去嘎更村征兵了。
沙雪的原话是:不分男女,不限年龄。
征兵很顺利,半个月后,关沙就陪同沙雪站在南部军区的大营内看士兵发放军用品给一群孩子。
南部军区都是男孩,女孩在北部军区。
操练场上的孩子端着□□集合训练时,有模有样,那气度丝毫不比老兵差,只是统一的,都没有枪高。
这个现象不光只是掸邦一区有,所有的帮派都有。
这些孩子也并不是一来当兵就去打仗,而是在练兵之余在军中接受教育,学习有用的知识,同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对于以种植罂粟为经济来源的家庭说,全家一年的温饱很难得到保证。
家里的孩子除了帮忙舂米和栽种罂粟之类的农活外,并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
如果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既能吃饱饭,又能接受一些教育,唯一的方法就是去部队当童军。
这次征回来的童子兵不全是嘎更村的孩子,这些小孩中有很多都是孤儿,他们的父母有的得病死了,有的打仗死了,没地方可去,就终日流浪在金三角贫民窟。
丹拓当时遇到他们时,想都没想,就把他们带回来了。
毕竟是毒品泛滥的地区,人们都不是善茬,放任不管的话,这些孩子逃不过被卖的命运。
在整个金三角的各个武装帮派中,历史上对招兵几乎没有年龄限制。
只要愿意,五六岁的孩子也可以入伍,在部队里扛枪吃粮。
这些娃娃来当兵,三四年的有,五六年的有,七八年的也有。
每人每月都有折合人民币25元的军饷。
之前佤邦实行禁种,大力发展教育,想从毒源地转型为无毒源区,还建立了缅甸佤邦邦康福利学校。
有的孩子十八岁才小学毕业,还没来得及建设国家,政府军就与果敢军开了战。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