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时,队伍在一处破庙歇息。
李明远借着篝火研读玉简,忽然皱眉:“观主,这‘聚民阵’需要万人愿力,可咱们现在连五千流民都不到,怎么凑?”
王凡望向庙外,隐鳞军士卒正在教流民搭建简易符阵,火光中有人哼起东莱郡的民谣,调子竟与清微观晨钟的韵律暗合。
“当年收赵铁柱时,他问我为何不直接用符杀敌,”
王凡笑道,“现在明白啦——每个学会种灵米的百姓,每个能画平安符的妇人,都是阵中的‘活阵眼’。
就像这篝火,单簇易灭,万簇成炬。”
更漏声中,王凡独自登上庙顶。
星空下,洛阳方向的血雾已淡成浅红,兖州方向的银灰色气运中,清微观的云纹金光如星子散落——那是“护苗符”
在生效。
他摸出《天机卷》残页,发现“借势不改势”
下方多了行小字:“势在民,则势不危;道在护,则道不孤。”
这是南华传承对他决策的无声认可。
“观主,曹操的信鸽!”
李明远送来一卷细绢,火漆印是清微观独有的云雷纹,“戏志才说,兖州屯田缺护粮符,问‘红尘星斗阵’能否护三个县城。”
王凡望向隐鳞军正在扩建的符阵,忽然有了主意:“告诉戏志才,护粮符可以给,但每十张符必须配一袋灵米种子——咱们的符,得跟着百姓的炊烟走。”
他想起玉简中“生魂归位术”
的精髓,“再让赵铁柱把‘聚民阵’拆成小阵,布在每个屯田点,用百姓的耕作声当阵眼,比灵气更管用。
这‘红尘星斗阵’以民心为核心,汇聚百姓愿力,不仅能抵御邪术侵扰,还能稳定区域内的灵气,让屯田的作物生长得更好。
而‘聚民阵’能将百姓的愿力凝聚起来,小阵散布在屯田点,可使愿力更集中地作用于当地,保一方平安。”
归途的第十日,队伍终于望见东莱郡的青山。
山脚下,清微观的石牌坊已焕然一新,两侧新增的对联“符光护四野,民心定八方”
正是赵铁柱的笔迹。
山门处,数百流民跪地迎接,他们手中的“平安符”
在风中摇曳,像一片金色的麦田,让王凡想起南华仙府石壁上的“道种在民”
。
“师父!”
赵铁柱快步走上前,脸上带着兴奋与自豪,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急切地说道,“曹操的人还说,想借咱们的弟子去兖州教符阵,说什么‘军民共修’。”
他心中想着这段时间自己带领兄弟们的努力,期待着能得到师父的认可。
王凡看着弟子日益沉稳的举止,想起当年那个被山贼追杀的断刀少年。
“告诉他们,”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