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使馆回到旅馆的第二天,王月生照例边吃早饭边翻看报纸。
这几天报纸上倒是有个关于中国局势的报道,是法国继续与中国就广州湾租借地的边界进行交涉。
法国海军部和外交部采用博蒙提出的一份勘界方案,计划将广州湾的海陆面积约为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租借地。
看得王月生分外的郁闷。
他知道,很快自己就要回去直面这些事情了。
每每想着每天在后世那种平安喜乐祥和中还饱含不满与躁动的心态,再想想前世此刻的中国人过得是什么样的人尽可欺的日子,感觉自己都要精神分裂了。
好在今天报纸上有一些关于尼斯狂欢节的报道,甚至还有文章猜测去年冬天就前往尼斯过冬的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英国爱德华七世等欧洲王室成员是否会参加此次狂欢。
这倒是引起了王月生的兴趣。
仔细一看,这个狂欢节居然是从今年的2月5日开到2月15日。
之所以强调是今年,因为这个狂欢节有很强烈的宗教色彩,狂欢节的高潮日暨闭幕日是所谓的圣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
而根据基督教历法,复活节前40天为“四旬期”
(lent),而四旬期的首日即圣灰星期三。
1899年复活节为4月2日,因此圣灰星期三为2月15日。
然后尼斯狂欢节的首日一般是1月底或2月初的周末,今年就选择了2月5日开幕。
正好过去一年在非洲内陆的日子让王月生想融进人群中肆意发泄一番,加之想到明年就要回国面对那些中国最晦暗的日子,更加给了自己去参加狂欢的借口。
于是简单安排了一下,赶在高潮日兼闭幕日的前一天来到了尼斯。
好在铁路公司增开了巴黎至尼斯的专列,所以倒是不虞没票。
第二天上午10点,盛大花车游行开始。
长长一列花车从马塞纳广场出发,沿着“英国人漫步大道”
(promenade
des
anglais)缓缓驶过。
此时汽车尚未普及,花车都由马匹牵引,各辆花车装饰华丽,主题鲜明。
主体以木质框架搭建,车身覆盖手绘图案和纸质装饰,车上则是一座座纸浆雕塑。
纸浆雕塑轻便易塑,工匠用天然颜料绘制鲜艳的拟人化形象。
打头的花车上是本次活动的主角,高达5米的“狂欢节国王”
。
后面跟着的则是各色各样的主题,有一辆花车以“法兰西的海外荣光”
为题,纸浆象群驮着热带水果雕塑,暗合法国对非洲的殖民扩张。
一辆花车将法国议员塑造成摇摇欲坠的“纸牌屋”
,另一辆则让德雷福斯事件中的军方高层身着囚服,被市民投掷纸屑嘲弄。
有的花车边缘装饰藤蔓状铁艺曲线,车顶垂落丝绸仿制的紫藤花,呼应自然主义美学,细节处点缀金箔与玻璃珠,阳光下熠熠生辉。
还有些花车搭载简易机械结构,如手摇曲柄驱动的旋转翅膀、蒸汽驱动的喷烟装置模仿巨龙吐息,或旋转的太阳、月亮模型甚至发条控制的“跳舞人偶”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