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中文网

辩战辩降唯民为道-《时光杂志社》

辩战辩降唯民为道(第2页)

我等若坐视,何以面对天下义理?”

于是,莒国率先起兵,宿国、谭国紧随其后,甚至远在东海的莱夷部族,亦感佩昭民义举,派勇士携弓箭来援。

当沉砚在城头望见列国“勤王”

的旗帜时,烈军正被内外夹攻,乱作一团。

昭明握着染血的鼓槌,望向沉砚笑道:“先生言‘民为天’,天不负民——原来‘孤邦’不孤,民在,义在,天下大义便在。”

烈军败退那日,昭国百姓倾城而出,捧着麦饭、浊酒犒劳援军。

沉砚望着城头未熄的烽火,指尖抚过臂上的“昭民”

刺痕——他终于懂了:劝战非为赌输赢,而是知“民气可聚,义声可传”

,当百姓愿为彼此舍命,这股气,便能惊天地、泣鬼神。

仁安之择:忍辱求生

三年后,仁国“仁王陈允”

率“义师”

围安国都城。

安国玄堂内,铜鹤炉中檀香袅袅,却掩不住空气中的紧张。

安和国君安和将玉圭的锋刃抵在沉砚咽喉,青玉的凉意渗进皮肤:“先生乃昭国功臣,却来我安国劝降,莫不是为昭国做说客?你若想让孤投降,先以死明志——孤要信你‘降是为民’,而非卖主求荣。”

沉砚指尖扣住玉圭边缘,鲜血顺着指缝滴在青砖上,晕开暗红的花。

他望着安和眼中的疑虑,忽然想起离开昭国时,百姓塞给他的那袋麦饼——此刻,那袋饼正揣在袖中,饼身已碎,却带着粗粝的麦香。

“君上要臣死,臣当刎颈,”

他声音沉稳,却反手将玉圭推离半寸,“但臣死前,请君上先看一样东西。”

碎麦饼散落在青砖上,每一块都捏得歪歪扭扭,边缘留着妇人手掌的纹路。

“此饼来自昭国,”

沉砚指尖抚过饼面,“三年前,昭民带着这样的饼冲上城头,宁可饿死,也要护家;今日安国百姓捧着空碗跪在城根,宁可屈膝,也要求生——同是苍生,为何昭民敢死?因烈王逼他们‘非死不可’;为何安国盼生?因仁王许他们‘有条活路’。”

殿外忽然传来孩童的啼哭声:“沉先生别死……你还说要教我写‘安’字……”

是前日沉砚背过断墙的幼童,此刻扒着殿门缝隙,手里攥着半块发黑的薯干——那是沉砚从仁军粮道讨来的救命粮。

安和循声望去,见幼子躲在柱后,怀里抱着沉砚送的粗布书包,书包上“安民”

二字,是沉砚用自己的血线绣的。

“君上可知,”

沉砚扯开衣领,露出锁骨下方的箭疤,“此伤是为护昭国百姓中箭,那时臣想的是‘死也要死在百姓身前’;今日臣不想死,亦非惜命——若臣死,谁能与仁王争‘不屠一民、不夺一粟’?谁能护这十万饥民,凭《安民令》换一口粟米?”

他膝行半步,额头抵在碎麦饼上,“臣的命,早不属于自己——在昭国,它是百姓刺在我臂上的‘昭民’;在安国,它该是百姓手里的‘活路’。”

安和的玉圭“当啷”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