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澄还没来得及午憩,便又有事要处理,当皇帝哪有那么容易,日理万机可不是夸张的。
这次是伍氏一家的事。
之前徐澄已经吩咐下去了,让徐泽搬到宰相府里去住,只需换一个门匾。
伍氏一家仍住老国公府,老国公府小一些也旧一些,毕竟院子年已久远,但徐澄已经封徐芜为郡主了,还为她赐了婚,被赐婚的男方还是伍氏自己提出来的,是徐芜自己想嫁的。
徐澄觉得伍氏一家该满足了,没想到徐修远仍不满足,觉得二爷徐泽被赐封了王爷,而他啥好处也没得到,也没升他的职,就连自己妹妹都是郡主了,他还只是一位吏部侍郎,觉得有些憋屈,至少徐澄也该给他一个尚书当当。
徐修远心里闹气,竟然写了一封请辞函。
徐澄有了些许怒气,旧朝的官员撤的撤、换的换,留下的都是忠于徐家的,别人都满意,偏偏自己的庶弟还有意见。
徐澄知道徐修远的心思,徐修远必定是见他当了新皇,十分注重百姓们的品评。
高高在上的皇上若是对庶弟太过分,肯定会被百姓们说三道四,说皇上眼里没有亲情道义。
徐澄还偏偏就允了他的请辞信,徐澄可不是好欺负的,莫非自己当了皇上还得受一个庶弟威胁?
徐澄才不会为了博个好名声就甘愿受徐修远的钳制呢,他允了徐修远的请辞信后,徐修远便傻了眼,这个皇上还真是丝毫不顾忌,竟然一点虚假的挽留姿态都不肯做。
没有职务,但没了俸禄,以后岂不是要吃老本?
徐澄不仅允了他的请辞信,还给了他一道圣旨,从此以后他只能赋闲在家,不能当商贾也不能再与任何官员私下来往。
不仅他不能,就连伍氏也不能开铺子或行其他营当。
老国公府里也有一些值钱的东西,徐澄知道他们饿不死,只是不能过得太奢华而已。
徐澄这样做并非是为了惩罚他爹的小妾和庶子,而是为了不让徐修远误入歧途,因为他这样很容易被外人利用,最后伙同来反徐朝。
宋姨娘得知徐修远的境遇后就更为自己儿子着急了,因为徐澄此举暗暗表明他对庶出的很轻视,尽管驰儿和骄儿是他的儿子,但与文弱的骁儿比起来,他仍然视骁儿为掌上明珠。
徐澄与别的男人不一样,与历朝历代的皇上也不一样。
子嗣是多么重要啊,哪个男人不是都希望子嗣多一些,皇室子孙兴旺一些?皇家开枝散叶不是历朝历代的惯例么?这就是皇上为何那么多女人,为何要生那么多的儿女的原因。
可徐澄却不这样,当了皇上仍只看重一个儿子,宋姨娘开始那颗期待的心这回又凉了下来。
李妍没被册封皇后,宋姨娘本该高兴的,可是她也没被册立为妃,心里又很失落。
接连几日,徐澄都没有去李妍的澄元宫,更没有去宋姨娘那儿。
徐澄这几日十分繁忙,因为他要与朝臣一起制新政,想改掉旧朝的各项弊端。
其实他特别想去李妍那儿,想听听她的意见,也想看看她,他真的想她了。
太夫人的丁忧也已经过了,晚上他一人独睡龙床,那滋味也是很不好受的。
他想去找李妍,可最终还是忍住了,不能给她一个承诺,去了反而对她是一种伤害。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