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中文网

第1章 家道中落-《北京寻宝记在线阅读》

第1章 家道中落(第2页)

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轻柔地洒在榻上,我未曾谋面的那些个大清朝八旗贵族祖先缓缓醒来,身旁伺候的小厮赶忙递上温热的洗漱水。

洗漱完毕,他身着华丽的绸缎长袍,头戴精致的瓜皮帽,帽顶的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用过早膳,他会带着几个家仆出门遛鸟。

他手中的鸟笼精致无比,金丝编织,笼中的画眉鸟欢快啼鸣。

走在京城的街道上,路人纷纷侧目,投来敬畏的目光。

来到茶馆,早有相识的八旗贵族朋友等候。

众人围坐一桌,一边品尝着来自江南的顶级茶叶,一边谈天说地,话题从朝堂趣事到坊间传闻,欢声笑语不断。

午后,他回到府邸,走进自家花园。

园中假山流水、亭台楼阁一应俱全。

他漫步在曲折的回廊,欣赏着盛开的娇艳花朵,呼吸着清新的花香。

傍晚,府中厨房准备了丰盛的晚宴。

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熊掌、鹿尾等珍稀食材应有尽有。

酒过三巡,他有些微醺,在悠扬的丝竹声中,看着府中的歌姬翩翩起舞。

待夜色深沉,他回到寝室,躺在柔软的床铺之上,回想着这悠闲惬意的一天,心中满是满足,在淡淡的熏香中,慢慢进入甜美的梦乡,这样的幸福生活于他而言,似乎永无尽头。

哎,我真是生不逢时!

贵族需要三代养成,但是垮台只需要一晚上。

据说,我的老祖宗是山东济南周边的人,那时候明朝快完蛋了,老祖宗还撅着腚在济南府乡下种地,这天突然来了一群大清骑兵,把他老人家逮住就押到了盛京。

自从大清朝歇菜,我家的历史也七零八落湮没不传,爷爷从小不学无术,自己的老爷爷叫啥名字都不知道,能记住的那些也是漏洞百出,至于家谱,早就不知道烂到那个犄角旮旯了。

所以他给我讲的这些家史,肯定掺杂了不少个人猜测臆想。

后来我认认真真查阅了历史书,知道崇祯十二年的时候,大清的兵马攻陷了济南府,杀了不少人,也俘虏了不少青壮年到东北当奴隶,如果我推测不错,我那既倒霉又走运的祖宗,也成了俘虏做了大清的包衣奴才。

也不知道他老人家走了啥好运,到了东北来了一个逆向输出,反而成了从龙入关的旗人,这段历史估计不是很光彩,所以我爷爷不知道,估计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话说回来,我奶奶说得也对,我爷爷这辈子过得好日子真没几天。

大清朝完蛋了以后,旗人的铁杆庄稼没了,那种惨象和老舍先生写的《茶馆》里的松二爷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家云骑尉的世袭没了,但好歹还有祖宗跑马圈地的地租,开始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二百年储蓄还能坐吃山空一会。

仅限于一会,进了民国没几年,我爷爷好日子也到头了,家里接二连三死人,家势如国势——三河田庄上的租也收不上来了,他老人家穷的也就啃窝头喝棒子面粥了。

也许是吃窝头吃坏了脑子,也许是少不更事,等长大了他老人家连三河祖坟都不知道在哪儿。

一到过年吃饺子,他还故弄玄虚,装模作样端起一盘饺子朝着三河方向默念几句,听不清他嘟噜什么,应该不外乎请祖宗赶紧吃美味的三鲜馅饺子别烫嘴之类的客气话。

我不禁暗道,“从明朝末年那个祖宗开始,一串字下来的祖宗可不少,就这一盘子水饺够吗?”

真是替祖宗们捏了一把汗,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我要祭拜祖先,非要多摆几盘水饺不可,总不能让祖宗们因为这点小事吵架伤和气吧。

想了一会戏剧性的家史,也许是用脑过度,我还有点饿了,老爹是典型的吃饱了喝茶水不管不顾的少爷脾气,我要是饿了只能靠自己,就拿出手机点外卖吃。

我经常吃外卖,自己做饭是省点钱,但又要摘菜又要刷锅洗碗,我是真受不了,爷儿俩过日子更受不了。

点外卖我是有技巧的,先领取优惠券,再看看不要配送费的啊,满减的啊,怎么省钱怎么来,毕竟我也没什么固定工作,老爹退休金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都是靠我做点小买卖挣点钱,源于那不如我提笼子逗画眉八哥蓝靛儿的老祖宗,没有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只是一个贩卖旧货的小买卖人,还是省吃俭用得好。

因为总想着花小钱办大事,选来选去半天,还是吃汉堡和可乐省钱。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