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拾行李,去开封。
"
我挥了挥手机,对老张和老邻居说道,"
刚联系上那边一个中间人,说鼓楼夜市最近出了批好东西,咱们赶紧去看看!
"
老张一听,使劲拍了一下大腿,高兴地说道,"
早该去了!
洛阳这地方被铲的太干净了。
"
到了开封,发现开封的鼓楼夜市比我想象中热闹得多。
到了傍晚时分,各色摊贩已经支起了棚子,灯笼一串串亮起来,照得青石板路泛着暖光。
空气中飘着灌汤包和炒凉粉的香味,吆喝声此起彼伏,真有点盛世繁华烟火之气!
"
先填饱肚子。
"
老邻居的鼻子抽动着,眼睛却盯着不远处一个卖古玩的摊位,他果然是我们中间最忠于职守的一个人!
等我们胡乱吃了些当地小吃,便直奔主题。
夜市上的古玩摊有七八个,大多摆着些仿制的青铜器和做旧的玉器,感觉有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当走到最后一个摊位时,老邻居突然拽住了我的袖子。
"
看那个。
"
他刻意压低声音,眼神示意我仔细看摊主身后挂着的一幅泛黄的残画。
这个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脸晒得黝黑,手指关节粗大,一看就是常年干农活的人。
他面前摆着几件粗劣的仿制品,唯独身后那幅画看起来有些年头,虽然我的眼睛没有老邻居的高,但是我也看得出这是件开门的好东西。
老邻居假装随意地翻看摊上的物件,老张则站在一旁警戒——这是我们的老套路,一个吸引注意,一个望风,一个主谈,主打的就是一个默契和分工明确!
"
老板,这铜镜怎么卖?"
我拿起一面仿汉代的铜镜,有意识的问道。
"
三百。
"
摊主声音沙哑,还带着一丝疲惫。
我摇摇头放下,装作不经意地指了指后面,"
那画挺有意思,什么来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