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过瓷片,对着灯光看了看。
瓷片边缘有自然的老化痕迹,青花发色确实有些特别。
"
老板,这个从哪里来的?"
我用英语问。
老人摇摇头,说了几句缅语。
陈伯翻译道:"
他说是从一个乡下人手里收的,那人说是祖上传下来的。
"
"
多少钱?"
老张问。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以五十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那片瓷片。
走出店门,老邻居兴奋地说:"
这可能是线索!
缅甸本地不产这种瓷器,很可能是当年南明带过来的。
"
晚上回到旅馆,我们三个挤在我的房间里研究那片瓷片。
老邻居从行李箱里取出几本关于明代瓷器的专业书籍,对照着查看。
"
看这里,"
他指着瓷片底部的一道细微痕迹,"
这是支钉痕,但形状和景德镇窑的不太一样。
还有这青花,钴料似乎掺了别的矿物..."
老张打了个哈欠:"
你们慢慢研究,我先睡了。
明天不是还要去拍卖会吗?"
第二天一早,陈伯带我们去了拍卖会现场。
那是在一家酒店的小会议厅里,参加者不到三十人,大多是本地收藏家和少数几个像我们这样的外国人。
拍卖品主要是缅甸本地的艺术品和古董,偶尔有几件中国文物。
当一件青花小杯出现时,我们三个都坐直了身子。
那杯子造型古朴,青花发色深沉,拍卖目录上标注是"
18世纪中国出口瓷器"
。
"
不对,"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