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中文网

第29章 又到供销社三-《我要看北京寻宝记》

第29章 又到供销社三(第2页)

我还想提醒一下周先生慎重使用这些老的安宫牛黄丸,不要误信“存放越久药效越好”

,擅自加大剂量,反而导致汞、砷析出浓度异常,毒性增强,万一中毒就麻烦了。

何况现在合法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已替换犀角并控制朱砂用量,安全性显着提升,治病还是用新药为好。

但我心里又想,周先生出生于医药世家,还用得着我提醒吗?况且看他这样热衷于老的安宫牛黄丸,我在这个时候说些人家不爱听的,万一生气不买我的药丸子了呢?这些药丸子砸到手里我可损失大了。

不过,我还是有理有据地给他讲道了一些英国访华使团的客观情况。

我对他说,乾隆时期英国访华对中国最多的还是负面观察,马戛尔尼使团成员观察到中国百姓普遍“面黄肌瘦”

,民众为争夺食物残渣发生争斗,市集上普遍存在衣衫褴褛的乞丐。

使团随行农学家记载华北农田“缺乏轮作技术”

,肥料使用停留在人畜粪便阶段,与英国当时已经出现的集约化农业形成对比。

甚至英国使节发现,广州十三行商人需向官员缴纳“规费银”

,每船货物被抽税高达20%,远超英国关税标准。

最让人无奈的是,使团展示的连发步枪、后膛装填火炮等装备,被清军将领视为“奇技淫巧”

,而清军仍在使用明代仿制的红衣大炮;英国“狮子号”

战舰配备的六分仪和航海钟,与清朝水师仅靠罗盘定位形成鲜明对比,使团记载中国水手“不识经纬度概念”

此外,马戛尔尼特意展示的蒸汽机模型,被清朝官员误认为“新式水车”

,相关技术图纸转呈内务府后未获任何反馈。

最丢人的是,清廷坚持要求英使行三跪九叩礼,而马戛尔尼仅愿单膝跪地吻手礼,礼仪争执持续月余。

乾隆将乔治三世来函中的“兄弟之邦”

称谓改为“咨尔国王”

,要求英国“倾心向化”

,引发使团成员私下讥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认知差异在使团归国后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一样,持续不断地发酵着。

马戛尔尼在他的报告中毫不掩饰地将清朝形容为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

,这个比喻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了他对清朝的看法。

这样的描述对于当时的英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它直接影响了19世纪英国对华政策的走向,使得英国开始重新审视与清朝的关系,并逐渐调整其对华策略。

原本可能存在的友好合作的可能性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疑虑和警惕。

我心里暗道,“所谓英国使团被安宫牛黄丸救了一命的事,简直就是意淫。

哎,乾隆爷这种系统性误判,导致大清错过工业文明转型关键期,当1820年英国铁路里程突破200公里时,清朝仍以驿道快马维持帝国运转,最终形成‘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历史困局,害得我老爷爷没了铁杆庄稼差点成了乞丐,要不是解放了政府给找工作,早就饿死了那还有我啊。”

但这些话,我是没有说给周先生听的。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