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场战役也向世界展示了华夏人民誓死抗日的决心,成为华夏民族团结御侮的重要象征。
】
【1937年,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间,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事件。
据历史资料记载,遇难人数超过30万,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无辜平民或战俘被杀害】
炮火仍在撕裂南京残破的天空。
守军的阵地一个个被打垮,官兵成片地倒下,许多人至死,枪口仍指着前方,圆睁的双目凝固着不屈。
焦黑的废墟间,遍布着年轻的、甚至稚嫩的遗骸。
“余师长…余师长…”
战壕里,一个遍体鳞伤的士兵对着话筒,气若游丝,“我们…没给您丢脸吧…没给华夏人…丢脸!”
话音未落,他猛地拉响了怀里的手榴弹,轰鸣声中,硝烟吞噬了他最后的身影。
医院的病床上,一个浑身血污的士兵泣不成声,声音颤抖而绝望“我们的团长…连长…没了…营长…排长…也没了……”
城破了。
日军如潮水般涌入,烧杀抢掠,抓走了妇女。
他们闯进医院,无视任何公约与人道,对着手无寸铁的伤兵举起了屠刀和刺刀。
病房里,枪声、惨叫声此起彼伏,更有不愿受辱的战士,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枪口对准了自己。
“弹尽,援绝,人亡,城已破。
余已决定为国牺牲,誓歼顽寇,请勿眷恋于我。”
——这是绝笔,也是誓言。
南京从未放弃抵抗。
残存的守军,三五成群,在城市的角落里继续战斗,伏击落单的日军,拼死掩护着试图逃离的百姓。
武器简陋,甚至没有武器。
有人捡起牺牲战友的枪,有人用血肉之躯捆绑炸药,冲向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用生命炸开一条血路,或者,仅仅是溅起一蓬徒劳的血花。
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用拳头,用牙齿。
明知是死,也要向前。
亡国奴的耻辱,比死亡更令人恐惧。
画面流转,尸横遍野的街巷,唯有一人还能屹立,声音嘶哑而焦急地呼喊“还有活着的吗?!
还有活着的吗?还有活着的吗!”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风吹过废墟的呜咽。
他环顾四周,脸上混合着泪水与硝烟,最终带着哭腔低吼“连长死了!
排长上!
排长死了,班长上!
……那…那大家现在听我指挥!
检查子弹!
准备…战斗!”
然而,更多的画面涌现出来。
无数的百姓、伤兵、放下武器的俘虏,甚至还有蹒跚学步的孩童,被日军驱赶到空旷地带。
冰冷的枪口对准了他们。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