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石头领着筛选后的近百名兵丁列队进城。
这些士兵虽不算精锐,但吃饱喝足后,总算有了几分精神。
他们手持长枪,步伐整齐,引得早起的小贩纷纷侧目。
士兵们齐声应诺,很快便抵达府衙。
此时,衙门外已聚集了不少百姓——萧砚舟一早便命人敲锣宣告,今日公审郑彪,有冤者可当堂申诉。
众人议论纷纷,却没人敢上前。
犹豫片刻,几个胆大的率先迈步,其余人这才小心翼翼地跟了进去。
府衙大堂上,萧砚舟端坐案后,一袭青色官袍衬得他面容肃穆。
他扫视堂下百姓,见众人神色犹疑,心中了然——这些年来,官府早已失信于民。
石头亲自押着郑彪上堂。
这位昔日的指挥使此刻衣衫不整,双手被缚,却仍昂着头,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一名瘦骨嶙峋的老兵被扶上堂,颤声道:&34;大人明鉴!
小的当兵,每月饷银该有五百文,可我没见过钱啊!
堂下顿时哗然。
一名衣衫素净的年轻女子被搀上堂,跪地时浑身都在发抖。
她说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
堂下顿时一片哗然。
贱人血口喷人!
石头接过呈上,萧砚舟展开一看,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写着&34;郑彪害命&34;四字,血迹已呈暗褐色。
就在这时,堂下突然冲出一个白发老妪,扑跪在地:&34;大人!
民妇可以作证!
那日老身亲眼看见郑彪行凶,铁匠的血把整条街的青石板都染红了啊!
这一声哭诉,如同点燃了火药桶
堂外人群中,一个中年汉子突然冲出:&34;大人!
郑彪强占我家铺子,还打伤我儿子!
转眼间,十余人冲上堂哭诉。
郑彪面如土色,冷汗涔涔。
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从堂外传来。
只见包正带着几个随从快步走来,脸上堆着假笑:&34;萧大人,审案何必如此着急?
包正扫了眼跪在地上的郑彪,故作关切道:&34;郑指挥使毕竟是朝廷命官,就算有罪,也该从轻发落才是。
堂下的百姓听到这话,顿时骚动起来。
萧砚舟缓缓起身,指着堂外群情激愤的百姓:&34;包大人,你听见了吗?这是泉州百姓的哭声!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