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
张远在小桃的引领下匆匆赶来,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34;大人急召下官,可是有什么要事?
张远接过林墨递来的图纸,只看了一眼就惊呼出声:&34;天!
萧砚舟看着两位得力助手争论,轻轻敲了敲桌面:&34;两位说的都有道理。
不如这样,各选三个村镇同时试点。
三人又详细讨论了推广的具体细节,直到夕阳西斜。
待林墨和张远告退后,萧砚舟站在窗前,他仿佛已经看到来年丰收的景象——崭新的风车在田间转动,农夫们用着新式曲犁耕作,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深夜,府衙书房内烛火摇曳。
六子快步走进书房,脸上带着几分紧张:&34;大人,黑虎山上的小锁子传来密信!
萧砚舟手指轻叩桌面,眼中寒光闪烁:&34;里应外合看来包正这条老狗果然按捺不住了。
他的目光在泉州地形图上来回扫视,眉头紧锁成一个&34;川&34;字。
六子站在一旁,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萧砚舟突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然:&34;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不多时,石头和林墨匆匆赶到。
次日,泉州城各处告示栏前都挤满了围观的百姓。
林墨亲自带着差役张贴告示,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人群中的六子听着这些议论,嘴角微微上扬。
他注意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在告示前停留许久,还低声交谈着什么。
其中一人匆匆离开,往城外方向去了。
府衙内,萧砚舟正在听取石头的汇报。
接下来的三天,校场上日夜回荡着整齐的操练声。
石头手持长枪,站在队列最前方,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六十多名士兵。
这支部队由二十多名从青州跟随萧砚舟而来的精锐护卫和三十多名先锋营好手组成,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好苗子。
二十多名护卫各自带领一个小组,手持新打造的长枪、狼筅,按照阵法反复演练。
几天下来,这些士兵已经能够熟练变换阵型,进退有度。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