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的,这也是一种警告。
韶颜玉齿紧咬,那股子力道似要将口中银牙生生碾碎,周身散发着难以抑制的愤懑。
满心的不甘如汹涌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拍打着她的心岸,可环顾四周,却寻不到一个能倾诉的出口,更没有可以宣泄的馀地。
无奈之下,她只能强压下满心的委屈与不甘,将那酸涩的滋味和着泪水,一并咽下,任由苦涩在心底蔓延。
韶颜:"
“女儿知道了。”
"
这吃人的世俗陋习终究是要将她吞噬。
也罢,既然享受了衣食无忧的生活,那牺牲一下下半辈子的幸福也未尝不可。
左右那杨家门第也不差,她嫁过去应当受不了什么苦。
思及此,韶颜已然在心中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自与杨家议亲之事落定,韶、杨两家便马不停蹄地操办起来。
很快,两家便选定了良辰吉日。
交换婚帖与草帖那天,韶家大开中门,杨家来人躬敬呈上。
那婚帖以蜀锦为底,洒金纸张上,端秀小楷写就聘娶之意;草帖里,双方生辰、家世一一详尽,遵循着“问名”
古礼,承载着两家人对这段姻缘的郑重期许。
到了纳征之日,整个汴京城都热闹起来。
杨家的聘礼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之长。
前头,家丁们高举着写有“杨府纳征”
的朱红牌匾,威风凛凛。
紧随其后的是一箱箱绫罗绸缎,皆是苏州织坊的上乘贡品,色彩明艳,花纹精美,在日光下闪铄着柔润光泽。
还有那成箱的金银器皿,錾刻着繁复祥瑞图案,彰显著杨家的雄厚家底。
更有珍稀古玩、名人字画,件件价值连城。
一路上,百姓们纷纷驻足围观,啧啧称奇。
这聘礼如洪流般,源源不断地流入韶家,将宅邸的前院、中庭堆得满满当当,满院喜庆,热闹非凡。
韶颜面无表情地看着那一箱箱聘礼被红布绸缎包裹着,抬入了院子里,心中竟无丝毫波澜。
霜降在一旁忧心忡忡地看着自家娘子,“娘子”
身为从小跟着韶颜一起长大的侍女,她又怎么看不出来韶颜压根儿不想嫁?
只是皇命难违罢了。
???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