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层出不穷。
维斯塔潘被媒体捧上了天,“子承父业”
、“下一个维特尔”
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偶尔有质疑他太过年轻的声音,也很快被淹没在“天赋异禀”
、“未来可期”
的主流论调中。
林逸风这边的画风就有些不同了。
赞扬自然是有的,“‘计算器’林逸风:用数据征服f3”
、“东方巨龙的希望”
等标题带着期待。
但同时,质疑和担忧的声音明显多了不少。
“昙花一现?f3冠军含金量有多少?f1的强度他能适应吗?”
“索伯的选择是否过于冒险?一个毫无f1背景的华夏小子,真的准备好了吗?”
“体能是关键!
亚洲车手在顶级方程式的成功先例寥寥无几,林逸风能打破魔咒吗?”
甚至还有带着偏见和刻板印象的论调直接扑面而来:
“他真的懂f1赛车吗?还是只会死记硬背数据?”
“东方人在这种高压对抗下,心理素质行不行啊?”
林逸风看着这些报道和评论,胸口像压了一块石头,又像有一团火在烧。
前一秒还被“华夏希望”
的头衔激得热血沸腾,下一秒就被“昙花一现”
的质疑泼了冷水。
这帮媒体,就会搞事情!
一股冲动涌上心头,想立刻冲出去,对着全世界大喊:老子是凭实力拿的冠军!
等着吧,等我开上f1,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华夏速度”
!
脑海里,舒马赫的声音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
“口舌之争毫无意义。”
舒马赫说,“f1围场比你想象的更复杂,媒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他们需要话题,需要争议,需要流量。
你越是在意,越是反击,他们就越兴奋。”
林逸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平息。
舒马赫说得对,跟这些噪音较劲没用。
最好的回应,只在赛道上。
“维斯塔潘他爹当年跟我一起在贝纳通。”
舒马赫继续分析,“开车开的着实一般,人脉倒是不错。
维斯塔潘有他爹的人脉加成,还有红牛撑腰,舆论环境自然对他有利。”
“而你,来自赛车运动非传统强国,没有背景,没有靠山。”
舒马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重量,“受到质疑是正常的。
这也是你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
“我在f1赛道上摔断过腿,面对过媒体的质疑,也经历过低谷。”
舒马赫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但最终,我靠的是方向盘下的成绩说话。
用你的表现,让那些质疑你的人闭嘴。”
林逸风用力点头,眼神重新聚焦。
他关掉那些纷纷扰扰的新闻页面,打开了赫雷斯赛道的资料和模拟器数据。
外界的喧嚣被隔绝在外。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了赛道、数据,以及那个即将到来的f1测试。
赫雷斯,西班牙。
索伯f1车队。
林逸风看着日历上被红圈标记的日期,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敲,如同赛前轻敲方向盘。
电话里的冷漠,媒体上的捧杀与棒杀,维斯塔潘那张志得意满的脸……所有的一切,化作胸中熊熊燃烧的火焰。
f1的大门,就在眼前。
推开它,或者被拒之门外。
没有退路。
他,林逸风,准备好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