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年,秦破华阳约。
马犯谓周君曰:“请令梁城周。”
乃谓梁王曰:“周王病若死,则犯必死矣。
犯请以九鼎自入于王,王受九鼎而图犯。”
梁王曰:“善。”
遂与之卒,言戍周。
因谓秦王曰:“梁非戍周也,将伐周也。
王试出兵境以观之。”
秦果出兵。
又谓梁王曰:“周王病甚矣,犯请后可而复之。
今王使卒之周,诸侯皆生心,后举事且不信。
不若令卒为周城,以匿事端。”
梁王曰:“善。”
遂使城周。
四十五年,周君之秦客谓周曰:“公不若誉秦王之孝,因以应为太后养地,秦王必喜,是公有秦交。
交善,周君必以为公功。
交恶,劝周君入秦者必有罪矣。”
秦攻周,而周积谓秦王曰:“为王计者不攻周。
攻周,实不足以利,声畏天下。
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
兵弊于周。
合天下于齐,则秦不王矣。
天下欲弊秦,劝王攻周。
秦与天下弊,则令不行矣。”
五十八年,三晋距秦。
周令其相国之秦,以秦之轻也,还其行。
客谓相国曰:“秦之轻重未可知也。
秦欲知三国之情。
公不如急见秦王曰‘请为王听东方之变’,秦王必重公。
重公,是秦重周,周以取秦也;齐重,则固有周聚以收齐:是周常不失重国之交也。”
秦信周,发兵攻三晋。
五十九年,秦取韩阳城负黍,西周恐,倍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令秦无得通阳城。
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
西周君饹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
秦受其献,归其君于周。
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
宝器,而迁西周公于{单心}狐。
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
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
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
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邑。
所谓“周公葬毕”
,毕在镐东南杜中。
秦灭周。
汉兴九十有余载,天子将封泰山,东巡狩至河南,求周苗裔,封其后嘉三十里地,号曰周子南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
后稷居邰,太王作周。
丹开雀录,火降乌流。
三分既有,八百不谋。
苍兕誓众,白鱼入舟。
太师抱乐,箕子拘囚。
成康之日,政简刑措。
南巡不还,西服莫附。
共和之后,王室多故。
檿弧兴谣,龙漦作蠹。
穨带荏祸,实倾周祚。
(未完待续)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