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宫灵祖殿
山门内灵祖殿,重建于光绪年间,占地四百五十平方米。
殿宇为楼底式结构,各种雕刻图案,细致美观。
殿宽二十七米,深十五米,高二十米。
现重修葺,与山门合为一体。
楼上供奉的“先天首将王天君”
像,全称为“先天首将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
,亦称“玉枢火府天将”
。
相传为北宋时人,姓王名善,曾师蜀人萨守坚受符法,为林灵素再传弟子,卒后由玉皇封为“先天主将”
,主管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成为道教的护法主将。
青羊宫山门
青羊宫主体建筑,规模宏大,建造奇特,富于变化。
原山建于明代,占地六百平方米,山门西侧为八字墙,长二十米、高四米。
墙顶盖琉璃瓦,边上是花瓣为白色,中心为红色的琉璃荷花。
右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
还有明代正德十二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
右边塑有白虎像一尊。
还有七星桩,上刻有道教秘传天书云篆,根据中天北斗布局,称为北斗七星桩。
龙凤桩,大石狮一对,龙王井一口等。
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
现新建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
龙、虎吉祥动物雕饰镶嵌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细致、造形典雅。
殿顶塑有两条游龙正戏抢灵珠,生动活脱,煞是宏丽,展示了东方文明的古老与活力。
金字横匾“青羊宫”
高悬在山门正上方。
此匾为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笔力遒劲,为青羊宫一大文物。
青羊宫玉皇殿
玉皇殿,原殿为清道光年间建造,后因危楼拆除。
现新殿建于1995年,楼底结构,殿内楼上供奉玉皇大帝,楼下前供奉三官大帝,后供奉紫微大帝和真武大帝像。
青羊宫紫金台
紫金台居青羊宫轴线正中上方,降生台、说法台分别于左右两侧,平面布避呈三角鼎立之势,正应天上“三台星”
之局。
同时也形成了青羊宫整个建筑群的有力压轴。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