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鹤拳』的前身,一般认为是『永春白鹤拳』,福建省七大拳种之一。
於清朝顺治年间北门外少林拳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
方种,有谓系方世玉後代。
家中殷实富有,为人尚侠义,性好少林拳术,广交天下豪杰,凡所闻名武师,多从而师之,苦练不懈,久之练得心手机灵,有出神入化之妙。
方种早年丧妻,独生一女七娘,年方十六,聪慧灵巧,深得方种疼爱,视为掌上明珠,故七娘得其传授最精最细,七娘有未婚夫陈对墀,方种本欲传其武艺,不料陈乃负义之人,一去不返,七娘持节在「白练寺」礼佛。
一日,七娘在寺内织布时,见一只大白鹤飞宿在梁间,昂首振羽,舞足弄翼,引喙衔毛,伸颈觅食,缠脖歇息,抬头长呜,姿态优雅美观,心中大为惊叹,即以手中梭盒投之,白鹤闪跳避过,又以纬尺击之,又被白鹤展翼弹开,俄而白鹤振翅凌空而去。
於是七娘感悟之馀,就将白鹤的振翅,扑翼,抖翎,晾羽,缠脖,呜叫等动作,揉合在少林拳中,经多年的揣摩实践,创出别具一格的新拳种———「鹤法」,世人俗称「白鹤拳」。
在闽南谚语之中有一句:『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伦』,也就是赞誉永春白鹤拳就算是未臻上乘,但亦不远矣
据古拳谱记载,方七娘当时所教的白鹤拳为单式练法。
康熙年间福建提督施琅从台湾带来福建一名拳师白戒,将寸劲截力及抖劲融入白鹤拳,使技法更完备。
然是否白鹤拳真系为方七娘所独创此有赖更多的有心人士的考究,方能论定。
『永春白鹤拳』、太祖化鹤拳、食鹤拳、方七娘白鹤拳、白鹤神拳、蛇鹤神拳、虎鹤双形拳、猴鹤双形拳、云南白鹤寺捘身鹤拳五路、浮头山梅鹤神拳五路纵鹤拳七路。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